close

部落 vs 社區或聚落:

原住民自治時代稱為部落tribe,如同一個國家,具有主權、領土與人民,而部落頭目等同元首,享有絕對的權利;社區community則單純指現代社會以居住為目的都市空間類型;聚落settlement更是農業時代,簇群共同生活的領域,外圍則是賴以為生的耕作農牧土地。

 

東源部落:(屏東牡丹鄉)

東源部落原名Maliba,日治時代由獅子鄉枋山溪上游較高山地下遷來此,並改為務農生活;離牡丹社只有4km,曾經稱為新牡丹社(牡丹社在日治初期以前,一直是牡丹鄉+滿州鄉一帶排灣族的大社/領導部落),1945年國府改稱東源。野薑花即穗花山奈,又稱蝴蝶花、蝴蝶薑或白蝴蝶花,和我們冬令進補吃的薑一樣,同是薑科植物,東源部落在5~11月間到處盛開;野薑花的芬芳清香令人印象深刻,是環境與水質的指標(和野薑花一樣的環境指標動植物還有蜻蜓、螢火蟲…),只有乾淨與流動的水質才長得出來,但現在都市裡已少見;東源部落內包含了東源森林遊樂區、哭泣湖、及水上草原等,已劃入東源國家重要濕地,受到今年7月1日公告的濕地法保護。

 

東源哭泣湖:

哭泣湖由排灣族名Kudji發音而來,有水源匯集與湧泉不斷之意,位於牡丹鄉東源村北方,擁有蓊鬱高大的桃花心木森林、及長滿野薑花與水社柳的溼地生態區;目前設置有停車場、環湖步道、涼亭及觀海亭等遊憩設施,由牡丹鄉公所開發,尤其走在高大的桃花心木林蔭下,可以享受群山環繞的閒適寧靜。

 

東源水上草原:

位於東源部落東側,排灣語稱為Pudung(又稱為不動草原),為「角落、邊緣地帶」之意,在當地族人的認知中屬於部落禁忌之地(排灣族祖先,或其他南島原住民族,為了土地的永續利用,會在部落內較為邊緣或深入的地方,規劃一些神秘區域,並向族人宣示為禁地,不准進入與干擾,如同現代的保護區或保育區,讓人類以外的其他萬物得以永續生長);水上草原因濕地陸化作用、及植物盤根錯節生長在含水量高的沼澤泥地上,因而形成如水晶床般,具上下擺動性的特殊水上草原型態;宜蘭部分濕地,如雙連埤水上地毯一樣有這樣的現象。

 

旭海部落:(屏東牡丹鄉)

以排灣族為主,阿美、漢人、客家人為輔,此外還有很特別的司卡羅族(卑南與排灣族混合),是台灣地理位置相對於台北最為偏遠的部落;旭海原本是沒有固定部落的無人海岸,直到日治早期,琅嶠卑南道沿途仍有原住民出草,影響過往商旅安全,才在日人勸說下,原住在滿州的「琅嶠十八番社大頭目」潘文杰,指派長子潘阿別帶領包含排灣族、阿美、漢人在內的社眾入墾旭海,逐漸形成多族群共生的部落;有趣的是,旭海村在國府時代初期,村長廣播要用六種---含日語、國語、閩南、客家、排灣、阿美等語!

 

斯卡羅族:

排灣族語Seqalu意為“走在這條卑南道上被高高抬起的人”,有貶低排灣族之意(同樣卑南一詞則被清廷貶抑),即琅嶠南十八番社、或稱斯卡羅王國;由卑南族知本群南遷琅嶠(今恆春),與當地主流人口排灣族通婚,經排灣化後所形成建立的貴族政治實體;其分布位置大致為今日臺東縣的太麻里、金崙、大鳥以及屏東縣的滿州一帶,旭海則僅有少數分布。琅嶠南十八番社潘文杰,本姓林、漢人,被部落總頭目領養,後繼承擔任斯卡羅族總頭目(1873~1905)

,協助處理牡丹灣事件有功,外交能力強、姿態柔軟,身受清代、日治政權倚重;但琅嶠南十八社也因其善於外交斡旋而漢化很早,領土同時被政治誘導而充公。

 

潘朵拉潘姐的故事:

a.成立生活小學堂,義務協助當地人托育,亦歡迎各地換住義工協助陪讀小朋友;

b.租用商店,讓當地老人有集會吃早餐、聊八卦、開心情的地方;

c.租用商店對面路旁空地,讓老人家可以耕耘開心農場,活絡筋骨。

因當地社區發展協會僅關心個人利益,無法認同照護工作,且資源經常由發展協會自享,故並未參加當地發展協會。

(?不知是否為真,當地仍有大人性騷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小女生,故潘姐均非常小心呵護著這些小女童。)

(這也是混居的問題,不若單一化部落具有族群約束力。)

潘姐動機來自於從小由外婆隔代教養長大,故多年前辭去竹科工作,回家鄉發願做這一塊社會服務。

 

阿朗壹古道:(屏東牡丹鄉~台東達仁鄉)

由牡丹旭海至達仁南田間單程約12公里,沿海灘礫石前進、至接近兩縣交界翻越觀音鼻小山丘(標高約150m);「阿朗壹」是台東縣達仁鄉安朔部落原住民的舊稱(Aroi),為卑南族(知本群)受南王群破壞時南遷、及排灣族間遷徙古道、再發展為昔日原住民的獵道、及荷西以後西方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屬於恆春琅嶠卑南古道的一段,而該古道是清末1874-1894年間,先後在台灣全島開闢的8條東西越嶺道之一,算是台灣最南端的古道。

 

南田部落:(台東達仁鄉)

台東縣最南端的部落,日治時代末期才出現的移民村,舊稱「楓港溪」社,村民主要來自屏東縣牡丹、台東縣大武、達仁等三鄉的南排灣與東排灣群;因為是新移民地,沒有世襲的地主,所以這裡成為台灣極少數沒有世襲頭目與貴族制度的排灣族部落。近年來因阿朗壹古道、及富紋理的圓滾南田石而小有名氣;當地排灣族人林枚煌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家,裡外都富有排灣族的藝術味。

 

多良車站:(台東太麻里)

多良車站+多良國小+多良向陽薪傳木工坊美麗三層平台,其中廢校國小由公益平台基金會成立的向陽薪傳漂流木工坊經營;由於2009年東部莫克拉颱風重創,東海岸覆蓋大量漂流木,其中200T由基金會請命而保留給部落,成為興旺部落的柴火。多良美麗三層平台位於部落山坡下方,為目前部落中唯一精采之處,深具生態旅遊與教育價值!多良車站被冠上台灣最美麗的車站,…應該說是景觀最美麗的車站!依天候不同,可分為藍色多良、灰色多良與金黃色多良三種景色,上回夏秋季節來,碰上的是藍色海天一色、層次分明的高溫多良;這回,則呈現完全不同、略帶鄉愁的灰色多良,但又特別涼爽宜人。

 

富士車站:(台東大武鄉)

還沒使用就封閉的東部南迴鐵路車站,被喻為最美麗的遺落車站,從多良車站南行9.5km。

 

高士佛部落:(屏東牡丹鄉)

高士佛名稱源自排灣族語Kus Kus,一說古時部落位於濃密雨林的山腰上,當時建造部落的時候,因為必須以人工挖掘整地而發出敲打石頭的聲音;另一說為從部落下方收成稻米,再從稻穀步道爬回部落山頂,步道陡峭讓拐杖吃力碰地所發出的鏗實聲音;再一說是老人家除草與扒草時,碰觸到礫石的聲音;個人認為以第一種說法較符合原住民的自然命名方式;相同方式命名的其他原住民部落名如南橫台東海端鄉霧鹿部落---Vulu Vulu、南投仁愛鄉武界部落---Bukai Bukai。這次導覽的高士穀道為上台地舊部落對外的主要部道;上台地最高點日治時代建有牡丹神社,近年又新建觀景台一座,可遠眺八瑤灣。

 

牡丹社事件:

西元1871年之前曾有Laboha墾丁社頂部落,被進入部落再離開的陌生人引眾滅社的前例;此外,原住民族傳統上也有不接納外人自由進出部落的習慣。當1871年琉球人船難於八瑤(今九棚灣)上岸,被高士佛部落族人安置在部落內,因誤會逃離高士部落,而族人擔心引發滅族前車之鑑,追殺逃離的琉球人在199線牡丹水庫的雙溪口附近;該雙溪為北獅子鄉汝仍溪與南牡丹鄉牡丹溪,兩溪向下匯流為四重溪(南部著名溫泉地),並在車城出海;巧合的是,四重溪出海口不遠處,在三年後的1874年卻成了牡丹社事件中日本軍隊犯台的登入點,並沿著四重溪向上游挺進;雖在石門天險古戰場遇到以牡丹社與高士佛社為主的部分排灣族人伏擊,日軍僅部分傷亡,很快一路消滅抗拒的各個排灣族部落,造成牡丹社族人嚴重傷亡、以及高士佛部落幾進滅族。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讓清朝派沈葆楨治台,對治理台灣的態度才開始轉為積極!

(沈葆楨1875年5月來台才發現,清廷雖佔有台灣190多年,但建設幾乎為零;只好開始大力上奏摺,強調台灣的重要性;…沈氏在台不到一年,卻是台灣歷史課本上所說建設台灣的大功臣;同樣,劉銘傳1895~1991年在台,僅6年時間,也是歷史課本上所說台灣現代化的大功臣!…似乎都很牽強)。

 

九棚沙漠:

又名港仔大沙漠,位於恆春半島東岸港仔溪與九棚溪出海口間,即八瑤灣,為1871年琉球藩船難上岸地點;本地特殊景觀在於海岸沙灘線後,竟呈現出廣達二百多公頃的台灣少有沙漠地形景觀,為台灣奇景;此外,也成為四輪摩托車違法飆沙的基地。

 

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位於車城鄉東側統埔路統埔村內,即199縣道36K民宅後方處。

 

出草意義:

對南島語系原住民族而言,部落等同國家,出草就是保衛家園的英勇行為!出草有儀式及祭祀功用,獵人頭後須把下顎骨留下來;而出草後須對靈魂負責,把頭顱取下交祭司祭拜,並對敵人生命負責,故深具意義;相對於今日戰爭,殺人更多,但無所表示。

 

日治時代改變原住民的生活習性:

要求部落集體下遷、固定住所、禁止出草、勞動興建水圳、種水稻吃白米(但排灣族人傳統忌諱白米)…。高士佛為日治時期排灣族部落第一處種水稻(比牡丹社更早),高士國小校地日治時為水稻梯田,收成後再辛苦的爬山路運回山頂舊部落存放;而山頂生活與山下工作間高低落差有150~200m ,部落下遷才能免於不方便,但八八風災部落受損嚴重,只好再遷回山頂舊部落,設置永久屋,似乎驗證原住民族先人的智慧與眼光;但永久屋所在的舊部論離山下部落有10~15分鐘路程,又造成多數老人家生活機能的不便。

 

石門古戰場:

沿199號縣道進入牡丹鄉,隨即映入眼簾的便是壯麗的石門峽,即兩山相對的石門天險,排灣語稱為「macacukes」,有雙支石柱及相互支撐之意。石門山勢巍峨,地形險要,由北側的石門山及南側的五重溪山夾峙而成的斷崖絕壁,當年原住民排灣族牡丹及高士佛部落即在此地抵抗日軍入侵,寫下台灣近代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事件」。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等多名原住民戰士在「石門之役」中奮戰而亡。在這裏可以沿著石門山與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的步道拾級而上,領略百餘年前原住民先人據天險奮勇抗敵的故事。

 

萬金天主堂/萬金聖母聖殿:

1861年西班牙神父自今天高雄前金步行往返萬金傳教,1863年以土塊建立了原先的小教堂,但1865年毀於南部大地震。1869年再由良方濟神父在今日的堂旨購地,開始興建新堂。此聖堂仿西班牙堡壘式建築構造,費時一年於1870年底完成;該教堂的正面融入了台灣建築的馬背式山牆,以博取本地人的認同;正面另有聖旨牌做為教堂護身符,藉以嚇阻本地人的攻擊。天主教會宗座聖殿(對basilica長十字教堂建築形式的尊稱) ,全世界約有1520座,台灣只有兩座,除萬金天主堂外,另一座是天主教第二度在臺復教後所興建的第一座教堂---位在高雄市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但是該教堂建築已在1928年從原本的巴西利卡式平面建築改為現在的仿哥德式建築;因此,萬金聖母聖殿成為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西方宗教在台灣傳教有三次歷史,第一次是1624年荷西時代,隨著軍隊過來傳教;第二次始於1870年代中英天津條約前後;第三次則是1950年代,在國民政府的大力助長下興盛起來。

 

泰武國小:

是原住民部落裡的老學校,早在1921年時是舊泰武的番童教育所,1946年改為泰武國校,2009年中的莫拉克風災後4次遷校,終於2012年初於吾拉魯茲永久屋基地建立新校園;遷校也配合部落遷居,校園在設計時便融入排灣族語彙,所以常被外界形容為典型的「浴水」重生鳳凰,更被來訪的外國學者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小學。該校課程的主軸同時強調民族教育和國際教育,是一所保留著傳統排灣族文化的原住民小學,除了以古謠隊遠近馳名,校內也倡導國語及族語的雙語教學。

新校舍建築充滿排灣族的文化傳承,大門口以排排站的美麗彩繪琉璃珠石柱迎賓,迎面的大牆拼貼,陳現排灣族起源故事---太陽在陶壺裡下兩顆蛋,百步蛇在陶壺旁守護,當太陽的光芒射入陶壺時,排灣族一男一女的祖先誕生;往前走進穿堂,代表排灣族文化的男女大型人形木雕---肩上的獵物及手中的陶甕,正是排灣族先人的生活寫照;而學校的教育理念更透過穿堂精緻木雕親切傳達;此外,水塔頂端也裝飾著陶甕造型,底座則是蓋區大頭目的家徽;圓弧形的校舍建築,2樓陽台圍牆採百步蛇腹紋裝飾,中間環抱著廣場形式的陶壺,隱喻百步蛇守護陶壺;紅、黃、綠是排灣族的三原色---象徵賜福、尊重、和諧,三色編、三股力量!祈福牆上掛著的是校園紀念陶板,則象徵來自政府、民間與援建單位的力量。(台灣的「新校園風貌」來自於2000年九二一重建委員會的創新作為,更來自於1981年陳定南縣長宜蘭經驗的傳承!感謝宜蘭、感謝陳定南先生!)

 

arrow
arrow

    劉憲宗建築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