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讀完一本兒子老師送的德國腦神經專家的書,其中這樣問著:你是那個你想成為的人嗎? or 你只是那個你該成為的人呢?

 

我的回答是: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活得蠻自我的,知道自己該做啥,也照著自己能力去力行;建築師開業後也是盡量保有這份赤子心,但與業主關係及業務量間就會發生衝撞!尤其台灣社會講求人際關係、互通有無、結黨營私、乃至於官官相護、以及共犯結構下,每個人那能完全只想成為自己想要的你呢?能保有個50~60%的真我已經難得了!

 

自己是個例子,感謝開業的前五年能幸運的累積出第一桶金,讓自己有了安家與盡可能追求自我的本錢,但接連的代價就是必須接受第二桶金的累積速度大幅放緩;雖然自己看得開,無悔、也無憾,但也深刻體驗在台灣社會想活得自我、不隨波逐流、不盲與忙,希望活出更多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必須甘於淡薄名利!

 

講白了,就是每個人在這一遭不到百年的人生路上,必須找出自己生命的定位、以及確認出自己生命的意義。…剛好作為自己的生日感言,也感謝各位友人們的祝福!

 

書名:天賦不是奇11694990_1003161853028837_3703012335640230926_n  蹟 德國腦神經專家倡導六大潛能 發掘孩子的優勢與才華大好出版 是一本探討德國中小學教育的書

arrow
arrow

    劉憲宗建築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